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基本資訊
院所名稱 | 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 |
---|---|
醫事機構類別 | 區域醫院 |
電話 | 049-2912151 |
郵遞區號 | 54546 |
院所縣市 | 南投縣 |
院所地區 | 南投縣埔里鎮 |
地址 | 南投縣埔里鎮鐵山路1號 |
給藥 | V |
衛教 |
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門診地點
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門診評價
11月27日晚上,完成了在埔里的工作,正打算跟朋友聚餐慶祝,準備隔天就要回家了。沒想到就在路上出了車禍,當場看見自己的手扭曲變形,幾乎認不出是自己的手了。人生地不熟,又受了重傷,只能隨順宇宙的安排,被救護車緊急送到埔里基督教醫院。很感謝當時急診室負責照顧我的醫師與護理師。在第一時間就做了妥善處置,也很快速地安排手術的進行。在推我上去手術室準備開刀的路上,護理師很輕鬆的跟我聊天,舒緩我的緊張,他還告訴我,今天他弟弟也正好在手術室擔任護理師。雖然,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當下就覺得有一種被家人照顧的安心。一個醫者能夠照顧病人的身體,還能夠照顧病人的心。真的很感謝。<r>因為我的骨頭碎得厲害,很感謝骨科蔡明智醫師,在三更半夜為我進行了將近3個小時的手術,相信一定是很棘手的過程,但多虧他細心操刀,目前恢復的很好。也很感謝那天手術的麻醉醫師,感覺才一眨眼,手術就做好了,一點麻醉的副作用也沒有。真心謝謝每一個為我熬夜開刀的其他醫療團隊成員。<r>還有一個差點忘記的關卡,就是要感謝幫我照X光的放射師。剛受傷的時候,就緊急拍了一張傷口的X光片,然後經過漫長的手術。一覺醒來,已經快天亮。這時又得去拍另外一張做完手術的X光片。沒想到進去準備要拍第2張的時候,發現竟然還是同一位放射師,工作時間也太長了吧。但他還是一樣的笑容、一樣輕柔的動作,已經值班這麼長的時間,還是看起來精神奕奕、笑容滿面。對於手術完畢,重獲新生的我來說,就像是迎接我,重新回到人間。<r>住院的那3天,要特別謝謝每天跟著蔡醫師一起推著車子過來的護理師。真是不好意思,沒把妳的名字記住。回來之後自己要換藥,才知道妳的技術有多厲害。很謝謝妳對待傷口的溫柔、體貼。而且連出院3個禮拜之後要注意什麼事情、會遇到什麼情況都先告訴我了。我到昨天都還在體會您當時的指示有多實際,萬分感謝!<r>也很感謝最後一天晚上值班的住院醫師,在我反應打抗生素的不適之後,立刻就幫我跟蔡醫師反應並做了調整,讓我住院的最後一晚過得很安穩。以前醫院都給我一種陰沉的感覺,但這一次在埔里基督教醫院卻感覺像在溫暖的大家庭裡。<r>再次感謝認真嚴謹的蔡明智醫師,雖然你看起來很嚴肅,但感覺你有一顆很溫暖的心。在危難的時候,能把自己的病痛交在你手上,我很幸運。<r>出院那一天,看見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小教堂,在陽光下,閃耀著。誠心感謝宇宙的一切安排。祝福在崗位上認真工作的你們,一切平安順利。也許沒有機會再見,但這份感謝永遠刻在心裡。
多年前曾與媽媽探討善終的事,她簽字不插管不氣切不電擊。<r>一直以為自己有心理準備,有一日會面對媽媽的離開,但現實是當醫護人員詢問:如須插管家屬同意嗎?那時心裡的震撼及難過無法形容……<r>向院方表達老人家的決定並至社工室尋求協助,而後接觸到安寧緩和科張常勝醫師,耐心的聽我邊哭邊說後,告訴我 妳已經盡力了,接下來我們安寧團隊會協助妳,盡量以病人舒適為主,減輕病人痛苦,啓動安寧共照,之後會有安寧共照護理師至病房為病人服務。<r>至此惶惶不安的心情才漸漸平靜下來。<r>回到病房看著昏睡中的媽媽,淚止不住,護理師來了說明是安寧共同照護來為病人做舒適護理,看著媽媽受她仔細的清潔尿管協助排便,按摩手足,一邊做口腔清潔時還一邊教我每日可用海棉牙刷幫長者維持清潔。<r>媽媽住院十幾天後,我已撐不下去,申請長照喘息服務,讓媽媽去愛蘭護理之家住14天,在這期間有一天媽媽血壓過低,通知我盡快到場,張醫師與江護理師也到場,讓我們陪伴她,媽媽此時還是昏睡,慶幸她沒受很多苦,但也不捨與她就此永別,一直與她說話,告訴她我哥和孫兒們正趕回來。<r>終於血壓穩定下來了,從護理機構接回家後,啓用安寧居家護理,張醫師和江護理師到家看我媽,依情況開處方,家屬之後再去醫院櫃台批價領藥,因媽媽包尿布有破皮紅腫,護理師教導我每日如何清潔患部抹藥,尿管須一天換一邊固定,病人有任何問題馬上傳訊聯係,24小時都可以,之後會再安排時間來看長者,這些真是對我幫助太大了,因媽媽無法坐一般的輪椅,須高背的輪椅才行且每次移動就醫對她而言是種折磨。<r>感謝!<r>安寧緩和科的張常勝醫師<r>安寧共同照護 劉玉梅護理師<r>安寧居家護理 江惠珍護理師<r>家屬:林淑珍、林仁豪
護士大概4~5個小時才進來巡房,媽媽拉肚子、發燒、疼痛、需要氧氣,從來沒見他們重視過,要個止痛針講三次,兩三個小時後才來處理、重點是態度很兇,拒絕或是不理,任何事情都這樣,血壓血氧也不是護士量,是拉病床的人員來量,我就問跟我在家裡有什麼差別,極度建議都去台中住院,不然住在這裡會死。因為不管你拉肚子拉五次、痛到昏睡、或是需要蒸餾水,一概都是兩個小時後處理,或是等你血氧或血壓掉到超低才出現裝忙做做樣子,一副就做給醫生看、表現岀工作認真的樣子。但醫生都很好,很熱心,可以來看醫生沒關係。偏鄉醫院的護士看來就這個程度而已,都不需要對他們客氣,然後我相信評論的客服頂多就回我說聯絡他們寫詳細相關資料,然後任何事情還是不會改善,如同我的下面兩則回覆,爛死
非常感謝安寧病房全體工作人員,給於父親人生最後一段時間最妥善的照顧與貼心的關懷,自從亞大宣判不知道病因癌末之後就匆忙轉回埔里安寧,起初很不放心不曉得明天在哪裡,內心歷經應該對父親繼續積極治療和緩和安寧不停拉扯,謝謝團隊體諒配合需求,還有謝謝張醫師耐心解釋和富有同理心為家屬著想,積極幫我們申請通過重大傷病減輕我們生活的負擔。真的給埔基安寧團隊每個護理工作人員100分,連之後回診碰到面還常常如家人般問侯,非常暖心~<r>特別要感謝<r>李宿鴻護理大姊,謝謝妳在我最害怕的時候鼓勵我,告訴我並建議我親自照顧父親最後一程,雖然很累但是真的人生沒有遺憾,陪伴父親走完人生最後一刻,是我的幸福<r>金美如護理人員,謝謝妳包容緊張的我,也常常幫我父親安撫按摩,讓他覺得很安心舒適,謝謝妳送我父親最後一程。<r>最後謝謝我親愛的爸爸,謝謝你最後用我能接受的方式離開,讓我不至於害怕面對,謝謝你幫我上人生最後一堂課讓我成長,永遠想念你 2023/4/10
疫情3年 很久沒南下回埔里中台禪寺 5/26因寺裡舉辦重要法會 從臺北坐遊覽車南下 居然嚴重暈車😳 寺裡醫護組師父安排居士送我至貴院急診室 雖然等了會才輪到我看診 非常感恩當天值班的醫護人員的照顧 讓我當天就順利平安回台北😇🥰 …
為什麼不要改回以前的制度呢?小兒科先到先看診? 改成這樣已經好幾次等待看診等到火大, 號碼快到了,結果前面過號的又來了,又要多等,還曾看過掛1號 然後九點的診11點多才來看診的擺明就是故意的啊,這種沒有時間觀念的人為什麼還要浪費我們的時間,之前那個制度就好好的,先到先看診,人潮也不會一直聚集, 以前十分鐘看完,現在基本沒到30分鐘以上都看不完,因為過號的一直插隊一直插隊一直插隊,有夠爛。 難道就因為一位人士反應就改掉原先已經維持好幾年的規則嗎? 現在這樣等號看診的小兒科 真的很不OK, 當然是對這個看診制度,我對醫生的專業是很信任的。
醫院竟然規定批價金額要超過3千元才能刷卡,櫃台小姐說這是院長的規定不給刷就是不給刷!依據法律規定不能限制刷卡最高最低金額,既不合理也違法,有損信用卡使用者的權益,非得要打給信用卡公司請她們跟院方協調後才願意當場給予刷卡服務,非常不方便!其他醫院都不會有限制刷卡金額的規定,請改進!
家母為埔基居家安寧醫療照護病患,承蒙張常勝醫師及江惠珍護理師的到府訪視、耐心照護及細心的指導之下,病體獲得大幅改善漸趨穩定,讓我從惶恐不安的心情中得到倚靠與安慰。<r>張常勝醫師親切問診视病如親,能以同理心採納家屬的意見、江惠珍護理師24小時隨時回應病患家屬的疑難雜症令人欽佩。<r>埔基有此優秀醫護人員,訴諸文筆仍無法表達我內心的感恩,謝謝您們!
媽媽在三月中住院入住安寧病房期間,非常感謝 張常勝醫師、護理師:呂薇萱、金美如、劉玉梅, 照服員賴宛瑜 都把媽媽當成家人一般照顧,非常的熱心和細心,有問題都會立刻解決,為了舒緩媽媽及家人低落的情緒,有時候也會聊聊天開開玩笑或鼓勵媽媽要加油,這些付出我和爸爸都看在眼裡,我們也非常感恩。<r>媽媽出院之後有短暫入住愛蘭之家,不過真的不是很好,媽媽因為手腳沒力,需別人餵食,愛家送飯就放著 ,媽媽無法起身拿飯,也沒有人可以餵食,時間到就收走了,不然就是媽媽自己吃結果全身灑的都是,去探望的時候想說為什麼衣服怎麼髒一問媽媽才知道,不然說實在家屬一個月花這麼多錢,只有一個禮拜三天有人幫忙洗澡,定時量血壓血氧,手腳不便飯送來也沒人可以幫忙餵食,我想應該沒有任何家屬可以接受,講白點就是把人丟在那等X,或許是因為人力問題,但還是誠心希望可以改善
5/1/2023 才做MRI($12000), 5/8 回診看報告, 竟然埔里基督教醫院 -年只有兩位病人做MRI , 基督教醫沒有MRI 判讀經驗, 為何在5/1 初診時,這位門診陳醫師., 不事先和病人說淸楚,為何 不建議病人做只有$6000 的CT 呢?<r>自費花了-萬二仟元和四佰元買CD, 叫病人找大醫院 判讀MRI CD, 此CD 反而 造成病人的痛苦~ 求救無門?<r>回想當時手上拿著一張-仟多張images 的CD 在埔里街頭,該如何呢?<r>5/8 當天下午5點 趕到張克士院長的員榮醫院求診來判讀MRI.. 🥶 真的是求救無門, 真的要重頭來一下 做CT嗎?<r>*****重點是埔里基督教醫院沒有MRI 判讀經驗, 為何在初診時, 不事先和病人溝通呢? 為何不建議病人做 只有半價的CT $6000 呢? 病人手拿MRI CD的求救無門 !!🥶🥶🥶 ****